说起我国古代那些掌握实权的权臣,霍光无疑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位。他不仅手腕高明,且做事善始善终,始终保持着权势的稳固。然而,令人遗憾的是,霍光身后发生的事情却远没有他生前那般光彩夺目,反而极其惨淡,霍家最终遭遇了灭族的命运。
在霍光生前,虽然汉宣帝对他有诸多不满,甚至曾多次对霍光的权力进行抗衡,但皇帝始终不敢彻底撕破脸皮,依然保持表面上的合作关系。可惜的是,霍光的家族成员们却因行为放肆、恣意妄为,将霍家推向了无法挽回的深渊。霍光去世没多久,整个霍家便被清算,家族遭到了灭顶之灾。
一个曾经根基深厚、权势滔天的家族,为何会在短短几年内迅速衰败至此?实际上,霍家的灭亡完全是他们自掘坟墓的结果。若不是家族成员们的狂妄自大和种种不检点,霍家根本不会走向如此迅速的灭亡。
展开剩余85%众所周知,在汉武帝晚年发生了一件震惊朝野的大事——“巫蛊之祸”。这场政变导致太子刘据惨遭毒手,汉武帝震怒之下对刘据的家族进行了残酷打击,下令将刘据的后代几乎灭绝殆尽。所幸的是,刘据的曾孙刘病己刚出生不久,躲过一劫,被忠心的家丁秘密保护,在民间隐姓埋名,慢慢长大。
与此同时,汉武帝在临终时因无合适继承人,将年仅八岁的幼子刘弗陵立为皇帝。这个年幼的孩子显然无法独自执政,汉武帝为确保朝政稳定,特意任命霍光为首的一批大臣辅佐幼主。于是,霍光借此机会逐步掌握了越来越多的权力。
然而,命运多舛,刘弗陵仅在二十多岁时便早逝,没有留下子嗣。作为权臣的霍光只得在宗室中寻找合适的继承者。他最初推立昌邑王刘贺登基,奈何刘贺无能,被废后,霍光又转而将目光投向了年轻的刘病己。
刘病己原本毫无意愿争夺皇位,却在霍光的推动下登基为帝,改名刘询,即后来的汉宣帝。霍光继续以辅政大臣身份辅佐新皇,掌控朝政大权。
然而,刘询并非像前任幼主那般听命于霍光。他面对权力比自己更为强大的霍光,心生不满,逐渐萌生反抗之意。但霍光的威望与权势根深蒂固,皇帝孤掌难鸣,虽偶有小动作,重大事务仍受霍光掌控。
更糟的是,不仅霍光本人权倾朝野,他的家族成员也趾高气扬,仗势欺人,这种嚣张跋扈最终为霍家招来了灭顶之灾。
刘询即位前已成家,他与妻子许平君感情深厚,许平君也为他生了儿子刘奭,一家人和乐融融。可在刘询即位后,朝中大臣却因许平君出身低微,力主改立他人为皇后。霍家人尤其坚决反对,他们的女儿霍成君尚未嫁人,霍家想借此机会将霍成君立为皇后,以巩固家族权势。
刘询对此极为反感,既因深爱许平君,不愿舍弃妻子,也因对霍家人本就反感,不能忍受霍家干涉后宫事务。于是出现了“故剑情深”的故事:刘询坚定表示,只有找到自己继承皇位前珍藏的旧剑,才会考虑改立皇后。大臣们终于理解了皇帝的决心,只得同意许平君留任皇后。
尽管霍家未能如愿,霍光却对汉宣帝的一些打算极力阻挠,尤其是刘询想为父祖平反的事。汉宣帝希望为被冤枉的父亲刘据和祖父昭帝平反,重新给予他们合适的尊荣,甚至想尊刘据为“皇考”,但霍光坚决反对,认为刘据的罪名是孝武皇帝定下的,后世子孙不应更改,且刘据已入嗣昭帝,不宜另立皇考。
在霍光的压力下,刘询只能作罢,只得为父祖设立园寝,未能完成彻底平反。这加深了汉宣帝对霍光的怨恨。
但最令汉宣帝痛恨霍家的,还是后来的皇后许平君被霍光之妻霍显所害的事件。霍家虽未让霍成君登皇后位,霍显却一直觊觎此位,遂盯上了许平君。
那时古代孕妇生产极其危险,许平君怀孕将临产时,霍显便安排其熟识的女医淳于衍暗中下毒。生育本就危机四伏,许平君毫无防备地喝下了掺毒的药水,终因体弱难支不幸去世。
汉宣帝悲痛欲绝,认定爱妻被毒害,立即下令彻查,淳于衍被逮捕审问,霍显惊慌失措,只得将此事告诉霍光。霍光虽震惊,但为维护家族利益,仍设法保护了淳于衍。此举反倒令汉宣帝坚信霍家背后有黑手。
事件解决后,霍显终于让女儿霍成君入宫为后。汉宣帝虽表面接受,心中早已打定主意要铲除霍家。
霍光年事已高,体弱多病,汉宣帝正看准时机。果然,霍成君登基第三年,霍光便去世了,霍家失去主心骨。
霍光死后,他的儿子霍禹更加狂妄,甚至妄想发动叛乱夺位,最终被镇压,霍家被彻底定罪,刘询下令诛杀霍氏族人。
霍成君痛哭哀求皇帝宽恕家族,但汉宣帝对霍家恨之入骨,拒绝赦免,甚至废除她的皇后之位,软禁她于宫中。
就这样,昔日权势滔天的霍家,因自毁长城,迅速走向了覆灭。若非自作自受,这样庞大的权贵家族又怎会在短短数年间灰飞烟灭呢?
发布于:天津市升阳配资-杠杆配资-免费配资平台-股票配资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